![]() |
![]() |
|
本空间浏览页次统计: 13121432 | ||
首页 普及六艺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记趣 书以表意 画以展美 | ||
网络诗集 网络歌集 网络文集 网络讲座 网络教歌 网络视频 向明老三届全名录 | ||
电脑速成教学法 电脑概述 视窗操作 中文输入 文档制作 网络应用 网站制作 数据处理 演示制作 | ||
基层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|
影视艺术欣赏,是指人们在观看影视艺术作品时产生的一种精神活动和认识活动。它是以镜头为媒介,通过塑造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,展现丰富的社会生活场景,作用于观众的感官,引起人们的爱憎、悲喜、同情或反感,从而使观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、启发和教育的过程。观众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、思想水平和艺术修养,对影视艺术作品作出或褒或贬的评价。 (一)欣赏的技巧 影视欣赏,不管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,总是包含着对影视技巧的欣赏。影视的技巧欣赏,可以从以下这些角度来进行。 1.序幕 影视剧开始的片头中有一段精采的“短戏”或片断,就是影视的序幕。序幕大体可以分为两类:一类是交代性质的;另一类是表现性质的。其内容大多数与影视片的故事和人物直接有关。一般通过画面和音响的有机组合来介绍背景,点明题目;也可以提出问题,引起悬念,为影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伏线,激起观众的兴趣。一般电影的序幕往往会有一些表现主人公的特写。从这些特写镜头中,可以总体地领略整个影片的人物、时代、风格等等。 2.悬念 悬念在影视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。悬念的类型很多,有贯穿全剧的总悬念,也有贯穿局部的悬念。它能引起人们的急切期待,欲知结果的心理。悬念能增加作品情节的生动性,引导观众出没于剧情的峰回路转之中并始终兴趣盎然。它采用推出和跌宕手法造成全剧的总悬念,造成矛盾冲突,给观众心中留下问号;也用隐藏与透露手段提出问题,激发观众欲知结果的兴趣;它也可以用实进和引进方法,造成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大起大落的剧情发展趋势;也经常用追逐的技巧把悬念推向顶点,使之更具有戏剧性。优秀的作品能使情节跌宕起伏,有助于刻画人物、突出主题。 3.巧合 在揭示人物性格的剧情中,巧合也是影视作品中常用的技巧。人们常说“无巧不成书”。影视艺术由于受到拷贝(磁带)长度以及放映时间的限制,合理运用巧合手法,对于迅速展开矛盾冲突、集中凝炼故事性节、避免枝蔓芜杂都是大有裨益的。富有艺术魅力的“巧合”总是出乎观众意料之外,合乎事物情理之中。它以这种偶然形式来揭示生活的必然规律,以其哲理性的内涵来激发观众的兴趣。如影片《魂断蓝桥》中一次空袭警报,使两个素不相识的人邂逅相遇。这种偶然性的巧合成为这部作品悲剧情节的基础。 4.反复 影视艺术中的“反复”,一般是某一种事物表面形式的重复。诸如用具体物件、人物语言、人物动作、场面调度,环境背景、镜头景别和镜头角度的反复,来强调导演在影片中的某一意念,从而表明事物的内在变化。这种种“反复”,有的能提出某种暗示、象征、隐喻,引起观众的联想;有的能贯穿全剧,深化戏剧冲突,增强戏剧性效果;有的能渲染气氛,让观众“入戏”。重复能使人产生一种时光流逝的亲切感觉,有助于主题思想的揭示、人物形象的刻画和结构的完整。 5.对比 对比也是影视艺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表现手法。它是把相反的内容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加以表现,使得相反的内容,由于对立起来加以表现而更能鲜明地显示各自特点,也使得事物发展的复杂性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表现得更完美、更深刻。通过比较,才能使影视作品的情节发展变化。影视艺术常用的对比有场景气氛对比、人物性格对比、情节对比、光影对比、色彩对此、节奏对此和镜头对比等等,其中以人物的对比最为常见,它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多重性、复杂性,有利于观众去认识银屏上的各种人物形象。 当然,电影电视远不止以上所述的表现技巧。如“穿插”可以使剧情更复杂和曲折;“虚写”可以暗示人们去想象;“细节”可以更鲜明地刻画主题思想等等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还可以创造出更多的表现技巧来丰富影视艺术的创作。 (二)欣赏的特点 影视艺术的欣赏,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。银屏上成功的艺术形象,感人的生活画面,会把观众带进一个生动的、具体的艺术境界中去,使观众产生这样那样的联想,受到这样那样的感染,因而影视艺术的欣赏实际上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思想和感情的交流。 1.欣赏是创造过程 作者的创作内容越真实越深刻,艺术形式越新颖越完美,影视片就越能感染观众和吸引观众。欣赏者常常在艺术家创作的基础上,进行情趣的体验,对艺术作品再一次进行充实和补充。观众的生活经验越丰富,文化修养越高,知识功底越厚实,欣赏的水平就越高。如同是观看影片《汤姆叔叔的小屋》,大学生注意对其主题现实意义的理解,并着重于汤姆觉醒过程的分析;初中生侧偏爱小女孩伊娃的形象;中年妇女则同情黑奴卡西的悲惨遭遇。这些鉴赏效果的差异性,主要是由欣赏者的主观差异性造成的。 2.欣赏是认识实现 它以银幕和荧屏所提供的形象为依据,通过观众的视觉、听觉接触到银幕(荧屏)上活生生的生活画面、艺术形象而产生感觉,随着感觉材料的增加和综合,逐渐渗进欣赏者的体验、感情和愿望,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觉形象就产生了。由于觉形象的激发,欣赏者就会根据自身的经历、艺术修养,展开想象和联想的翅膀,不受时间空间条件的限制,对银幕的艺术加以丰富和补充。经过感知,知觉联想和想象等阶段,从而作出判断。然而,影视艺术的欣赏不能只停留在直观视觉的阶段,还要经过反复多次的观看和思索才能使认识深化,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,从而更好地体会影视艺术家在银幕、屏幕形象和景物中寄托的思想和感情,真正把握剧情中的人物性格特征、典型意义以及主题思想等。 3.欣赏是心灵共鸣 在影视艺术的欣赏过程中,观众会不知不觉地被银幕和荧屏上的形象所吸引,使自己置身于影片和电视剧描绘的天地之中,产生感情和思想上的共鸣。部队在组织影视艺术欣赏时,应注意对共鸣积极作用的引导和发挥,而对共鸣的消极作用要加以防止和消除,从而使影视欣赏活动达到应有的效果。 (三)欣赏的方法 电影电视的欣赏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,在组织部队开展欣赏活动中,要注意把握以下几点: 1.坚持正确的思想引导 影视活动在部队开展得最为经常,影视内容对人的影响又更为直接,因此,要不失时机地利用影视这种形式达到教育广大官兵目的。部队播放的电影片大多数是上级配发的,应该说内容方面总体上比较健康。而电视节目特别是一些录像片渠道较广,有些是不适宜部队观看的。这就需要各级部门和领导严格把关,正确引导。 2.组织规范的欣赏实践 提高欣赏水平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多看。在组织部队观看影视时,要有目的地向广大官兵介绍一些影视的基本知识:了解作品写的是什么(包括题材和主题);怎样拍摄的(艺术的手法、美学追求、人物处理等);拍得怎么样(艺术效果与社会效果等)。让他们带着问题去观看、思索、品味、体验,从而在总体上把握影视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。只有多看杰作,才能扩大眼界,增长知识,积累欣赏经验,提高欣赏高水平。才能从“看热闹”的外行,变成“看门道”的内行。 3.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 高尔基说:“照天性来说,人人都是艺术家。他无论在什么地方,总是希望把‘美’带到他的生活中去。”影视欣赏就是一种审美活动,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的过程中,影视作品也必然会对观众进行以“什么是美”的熏陶,这种熏陶往往巧妙而有力地影响着观众的思想感情、立场观点和生活行为。随着影视作品的丰富和多样,不可否认也会有些粗制滥造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出现,应该教育广大官兵在观赏中辨明假、丑、恶,懂得真、善、美,自觉树立健康向上的审美观,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