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|
![]() |
|
本空间浏览页次统计: 13121642 | ||
首页 普及六艺 诗以言志 歌以抒情 论以道义 文以记趣 书以表意 画以展美 | ||
网络诗集 网络歌集 网络文集 网络讲座 网络教歌 网络视频 向明老三届全名录 | ||
电脑速成教学法 电脑概述 视窗操作 中文输入 文档制作 网络应用 网站制作 数据处理 演示制作 | ||
基层文化工作教学 概述 歌咏的组织 假日活动的组织 晚会的组织 竞赛的组织 网络活动的组织 |
用歌咏来记熟八荣八耻 ——《八荣八耻是标志》歌曲创作谈 胡金海 看到胡锦涛同志关于八荣八耻讲话的第一天,我就想写个八荣八耻的歌曲。通过歌咏这种方式,可以帮助人们记熟八荣八耻的内容。红军时期毛泽东为我军制订三大纪律八项注意,就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。这歌后来成了人民军队的标志性音乐,同时也为军人记熟纪律、遵守纪律奠定了基础。 记熟纪律是遵守纪律的前提。中国现今党员干部遵守党纪没有中国军人遵守军纪做得好。同样都是党组织在教育,为什么军人可以做得更好?一个重要原因,就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让中国军人的纪律为全国军民所熟知。中国旧军队有“白吃白拿”的情况,但从红军开始,老百姓都知道人民军队“不拿群众一针一线”的纪律。尽管现在还有人对腐败干部“白吃白拿”敢怒不敢言。但如今若有个军人要到社会上去“白吃白拿”,一定会有人给他说“你这是违反军人纪律的”。人们对军队纪律实在太熟悉了,军人要违反纪律,谁都会一眼看清。 胡锦涛同志提出“八荣八耻”是带有很强政策性的讲话。胡主席用“以……为荣”和“以……为耻”这样的句式来表达,既符合首长身份,语气很冷静,政策性很强。歌词语言是一种口头文学。群众演唱的口头文学和领导人讲话,在特点上和语气上是可以有些区别的。艺术的特点就是“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”。群众在演唱“八荣八耻”时可加进一些感情因素。在为八荣八耻编词时,我在完整保持首长讲话原意基础上运用句式变化,加上了一个富于感情色彩的语气词“很”。如首长讲话是“以热爱祖国为荣”,唱词为“热爱祖国很光荣”。有了这个“很”字,既表达出了演唱者演唱时的情感特点,也表达出了群众对领导的热爱之情,在反复运用这个“很”字的过程中,群众获得了较多的感情表达机会。成为演唱过程激情递进时源源不断的加油站。从演唱实践时的感觉来看,这个“很”字的运用起到了比较明显的加强情感表达的作用。 歌曲作为艺术作品,创作时应遵循一定的艺术特点和规律。除情感性特点,歌曲还应有点形象性、美感性。过去李劫夫写毛主席语录歌曲调创作技巧很高,但歌词全部都由政治语言组成,不符合歌曲创作的一般规律。我在《八荣八耻是标志》歌曲开始加了两句形象描写“阳春三月绽新枝,晴空万里有红日”。用这两句环境描写来比喻群众听到“八荣八耻”讲话时的一种心情,也隐写了当今中国社会大环境的形象。在形象描写前提下引出“人间是非分得清,八荣八耻是标志”这两句过渡语,接下来继续演唱八荣八耻内容,不仅仅是重复首长的语言,而是带有群众自己倾向性的口头文学语言。 在创作这首歌曲调前,我想到胡锦涛同志当年在甘肃等地工作情景,想到水库工地上劳动热火朝天的场面……我想,应该用陕甘地区民歌旋律来写这首歌曲。结果几乎是一口气完成了这个曲调的创作。下面谈谈歌曲的曲调创作的具体思维过程。歌曲全曲以2(来)为主音,结束音在2音上,即2调式。全曲四个乐句,共十六小节三十二拍。前奏另有两个乐句,共八拍。 前奏第一句:
这是一段劳动场面的抒情描写,曲调显得优美和明快。好像有欢乐的唢呐在欢唱。我的眼前出现了千军万马在工地上开展劳动的热烈的场面。在这劳动大军中,我仿佛看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英姿。第一拍25这个四度开始音,是这首歌曲中最重要的音乐动机。在前奏八个小节中有三小节是用这个音型开始的。 前奏第二句:
第二句前奏是第一句前奏的一个发展。前奏第一句还不能确定这个2就是这首歌曲的主音。通过前奏第二句,有经验的人可以感觉到2的主音地位已经确立了。预示着这首歌曲的其它各种音,都将围绕着2音来展开。尤其是前奏第八小节2音延长为两拍,奠定了2音的主音地位。 第一乐句:
第一乐句是用25音型开始,并且进行了一个重复,这在前奏中已经进行了预示。接着就下行到低音6后,紧接一个七度大跳,从低音6到中音5,出现近似扭秧歌似的53音型的重复,接着回到主音2。从这第一乐句,可感受到这是一首欢乐的乐曲,甚至可以载歌载舞地进行演唱。每年三月都有春风浩荡,今年三月的“八荣八耻”讲话是个值得中国社会载歌载舞的重大事件。秧歌扭起来啊,欢庆“八荣八耻”的提出!我眼前出现了基层官兵和群众一起欢唱、欢跳和欢乐的场面。 第二乐句:
第二乐句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要求,这是承句。必须承继第一乐句形成的乐思来进行。第二乐句完全模进了第一乐句的节奏。第二乐句从第一乐句结束时的2音下方四度低音6开始,接连两个62,更加强了秧歌舞的效果。但第二句完全在低音区盘旋,在第二乐句的第四小节,旋律进行到了全曲的最低音2。我感觉,这首歌把八荣八耻这样截然对立的重大内容排比在一起进行表现,需要具有极强震撼力,应该让音乐跨越更大的幅度来进行表现。所以,我大胆让音乐下行到低音2。 第三乐句:
在第二乐句探底之后,必须有一个有力度的反弹。第三乐句上来就对第二乐句的结束进行了一个高八度大跳,从低音2大跳到中音2。接着乐句中间出现一个舒展为两拍的主音上方四度音5,这是跳跃的乐曲中唯一在乐句中间而不是乐句结尾出现的长音,特别富于抒情意味。第三乐句的第三小节,是第二乐句最后两小节的高八度重复,这里出现了全曲最高音6,这样,有了长音5和最高音6的出现,第三乐句的转折被表现得比较充分了。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在歌词上密度也较高,都是八拍唱十个字。而第三乐句歌词密度也转为宽松,八拍仅唱七个字。在第三乐句中歌曲会获得一种宽广而舒展的感觉。 第四乐句:
这是最后一个乐句,全曲到这里要结束。这一句比较难唱,如果把握不好,往往会在这里出现跑调现象。但把握好了,最有味道到就在这一句。第四乐句一开始出现的是第三乐句结尾的一个下方六度音——低音4。如不熟悉陕甘民歌,这样的下降六度很不容易唱准。两个45的重复,继续保持了秧歌舞的节奏。最后的两小节旋律,是第三乐句最后两小节低八度重复。这首很短的歌曲中,旋律上非常大胆地两次运用高低八度的旋律重复。这是根据歌词的特殊内容来设计的。形成了这首歌曲曲调上又一个特点。我在旋律创作开始就有个基本思路:根据歌词内容是光荣和可耻的八个强烈对比,在旋律上处理要大胆。 我对歌曲和旋分配,采用第一第三乐句以大三和旋为主,第二第四乐句以小三和旋为主。这不仅是从主旋律出发作这样的安排,更是从内容出发!第一第三乐句是歌唱光荣,用明亮、雄壮的大三和旋显得理直气壮,第二第四乐句是批评可耻现象,用柔和的小三和旋,在批判中带有一点耐心与平和的色彩。这首歌曲表现的内容主要还是道德规劝性质,而不是战争题材的歌曲。 (2005年3月24日) |
============= 胡金海近期演唱的歌曲 |